日期:2021-05-10 12:09 點擊:
好的志愿填報方案一定是充分結合學生自身特性的因素,既不是“死磕”名 校,更不是追逐熱門,應該充分考慮到孩子的職業性格傾向、家庭條件、學科特 長,以及高校學科優勢、專業設置、就業前景等諸多因素,找到適合孩子的,才 是最好的。
在當今時代,如何找到適合孩子的志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以往我們過多 關注的是“專業”或者“學校”的選擇,覺得把學校和專業定死了,至于城市, 并非是考慮的要點,或者說關心城市的選擇,更多的在于那些成績比較一般的學 生,即在不能考上本科的前提下,選擇一個好的城市的??圃盒?,也不失為一個 良策,因為好的城市往往包容性會更強,就業面也更廣。其實,無論對于任何學 生,關于“城市”的選擇,重要性都已不亞于前兩者,這是在中國經濟快速發展 的近 40 年里,所衍生出來的對于孩子未來規劃的新的考慮,而關于選擇“城市” 的重要性和如何選擇“城市”,我們從以下幾點來看:
我們在前面說到,好的志愿填報方案一定是充分結合了孩子的自身特性的, 這里同樣適用,選擇一個城市,需要結合孩子的職業傾向及就業前景,這個城市 可以是未來孩子想要在此發展的城市,或者說這個城市的重點產業或者重點支持 的產業鏈是孩子的興趣所向,那么在做選擇時,是可以先做城市的選擇,再做學 校的考慮的。舉個例子,如上海的重點產業或者政府重點支持的產業為集成電路、 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民用航空、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不僅 上海市內的重點高校多開設這類相關專業,并且往往企業與學校達成了合作,形 成了產、學、研三位一體的生態鏈,對于選擇這個專業方向的孩子是很好的機會, 即剛畢業就已站在了行業的頂端。其他像上海還出臺了引進人才落戶的政策,對 于像從事這類重點支持產業的緊缺人才,政府還支持優先落戶,可謂一舉多得。
因此,將自身因素與城市的發展結合起來,立足于當下,著眼于未來是必要的。
這里的環境因素,并非是強調產業環境、當然產業環境非常重要。這里的環 境因素特別是指自然環境,生活環境及人文環境。南方多潮濕悶熱,北方多干燥 寒冷,南方人多溫潤細膩,北方人多豁達開朗。這些地域差異都得要充分考慮進 去。而我所說的考慮進去,不是單純的是否能接受,而是希望有條件的家庭,在 確定了城市或者有了幾個備用選擇之后,能夠利用假期時間提前去感受一下,親 身的感受要來的更加真切。筆者生活在中東部城市,考研時心往西北某高校,復 試時在當地感受了幾日,恰是 4 月柳絮飛揚,筆者這才發覺柳絮過敏嚴重,整日 頭腦門沉,不僅如此,飲食及生活習慣上也多是挑戰,最后只能婉拒擁有全額獎 學金的錄取通知,選擇去東部城市深造。
當然,最后的選擇因人而異,但是在城市的選擇時,如果恰巧碰到有模棱兩 可的兩個選擇,不妨把這些環境因素也考慮進去,畢竟,如果能適應下來是最好, 適應不下來,又該當何去何從。
報考大城市的考生本身就很多,使得競爭壓力巨大,很少會出現第一志愿不 滿額的情況或者說本身大城市的高校在其他省市的招生名額就非常少。而有的考 生為了上北京、上海的高校,寧肯填報這些大城市的一般院校,也不愿意去中西 部或者其他地區的一些在全國都很有名的學校,其實是比較可惜的,比如在很多 家長或者孩子的意識里, 211 高校和 985 高校之間的差距并非太大,畢竟都是 名校,但其實即便211高校和985高校之間,在各個方面也是有著不小的差距的, 科研經費、學科等級、師資條件等,畢竟多數 985 高校的建設方向都是瞄準世界 高水平大學的,從各方面來看,都是追求更好。還有的考生寧肯報考熱門地區高 校的非優勢學科,也不愿意去讀中西部或者其他地方高校在全國都很有名的專業, 也是很可惜的,關于為什么可惜?下一期我們來做重點介紹。其實有些時候,我 們倒是可以在綜合考慮的前提之下,用“距離”換 “分數”, 除了緊盯市內名 校,還可以跳出本市范圍,看一看其他城市的名校,這樣則極有可能增加錄取的 幾率,不一定要被城市所局限。
本期給大家介紹高考志愿填報中的城市該如何選,如大家有相關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共同探討,為孩子找到更適合的志愿方案
思源教育(原上海交大思源進修學院,簡稱思源教育)成立于1996年,自建校以來,秉承交大校訓,依托名校師資,提供專業的托班輔導、青少年英語輔導、小學輔導、初中輔導、高中輔導、高考高復、三校生高復、藝考生文化課等,學生遍及全市各區,至今已幫助六萬多余名學子取得優異成績,成功考入理想的各級院校!20余年來思源已成為“中考教學研究中心”、“中學個性化學習教育基地”、“快速學習法”實驗學校。